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包含有" "字的组词,共有51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
读音: mén shī  
基本释义:1.前秦 王猛 少年时很穷苦。 东晋 大将 桓温 兵进 关中 时,他去谒见,一面侃侃谈天下事,一面在扪虱,旁若无人。桓温 见他不凡,问他:我奉天子之命讨逆,“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”?王猛 说:你不远数千里而来,但“长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”,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,所以不至。桓温 无言以对。见《晋书·王猛传》。后以“捫蝨”形容放达从容,侃侃而谈。唐 李白《赠韦秘书子春》诗:“披云睹青天,捫虱话良图。”宋 王禹偁《五哀诗·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》:“早佐 襄阴 幕,汉 鼎入 周 室;失志罢屠龙,佯狂遂捫蝨。”清 石韫玉《折桂令·自题归来图》套曲:“一个个妙技屠龙,雄谈捫虱,壮志闻鸡。”
读音: mén shī qīng tán  
基本释义:扪蚤清谈——一边捉身上的蚤子一边讲经说理。
读音: měng shī  
基本释义:蝗虫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三字经》:“上帝怒,降蜢虱。”一本作“猛虱”。
读音: shī mù yú  
基本释义:同“蝨目鱼”。即遮目鱼。体呈梭形,长达1米以上。口小,无牙。可食用,味美。
读音: péng shī  
基本释义:大鹏与虱子。比喻大小悬殊之二物。
读音: shǐ shī rú rú  
基本释义:个人苟且偷安,自我陶醉。
读音: qiǎn shī  
基本释义:典出《东观汉记·马援传》:“击 寻阳 山贼,上书曰:‘除其竹木,譬如婴儿头多蟣蝨而剃之,荡荡然蟣蝨无所復依。 ’”后称剃去头发为“遣蝨”。
读音: shī zi  
基本释义:昆虫,灰白色、浅黄色或灰黑色,有短毛,头小,没有翅膀,腹部大,卵白色,椭圆形。常寄生在人和猪、牛等身体上,吸食血液,能传染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疾病。
读音: tóu shī  
基本释义:常见的一种虱子,寄生于头皮,产卵于头发上。
读音: yú shī  
基本释义:1.同“鱼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