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包含有" "字的组词,共有191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
读音: xián yuǎn shān  
基本释义:
读音: wǔ zhǐ shān  
基本释义:中国海南省中部山脉,以从东南望去五峰耸立,似人五指而得名,最高峰海拔1867米。 山间分布有热带雨林。
读音: wǔ tái shān  
基本释义: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。五峰耸立,峰顶平缓,主峰北台顶海拔3 058米。多名胜古迹。
读音: tài mǔ shān  
基本释义:旧名“才山”。在福建省福鼎县境。海拔917米。有五十四峰、四十五石、二十四洞、十岩、九泉、三溪。著名胜景有一线天、九鲤朝天、七星洞、一片瓦、二佛谈经、仙人锯板、云标石和国兴寺、玉湖庵、白云山等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读音: yù quán shān  
基本释义:1.山名。在 北京市 西北,山下有 玉泉,因以得名。参见“玉泉”。
读音: xiāng shān sì  
基本释义:寺名。(1)在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南 龙门山 上,后魏 时建。(2)北京市 西郊 香山 上,古有 香山寺。参见“香山”。
读音: dà xuě shān  
基本释义:在 四川省 西部。属 横断山脉。南北走向。大渡河、雅砻江 分水岭,海拔5000米左右,主峰 贡嘎山(7556米)有现代冰川。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经此山。
读音: zhě zhòu shān  
基本释义:褶皱作用所形成的山体。通常作线状延伸。褶皱山脉往往平行排列,构成山系。如喜马拉雅山系、阿尔卑斯山系。
读音: yān zhī shān  
基本释义:1.亦作“臙脂山”。 即燕支山。古在匈奴境内,以产燕支(胭脂)草而得名。
读音: tài shān yín  
基本释义:乐府 楚 调曲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