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包含有" "字的组词,共有370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
读音: méi cáng  
基本释义:含有煤的矿藏。
读音: dà zàng jīng  
基本释义:简称藏经。佛教 经典的总称。参见〔佛经〕藏(zàng)。
读音: zàng lì  
基本释义:藏族的传统历法,是唐代从内地传过去的。基本上跟农历相同,但为了使十五那天一定是月圆以及宗教上的理由,往往把某一天重复一次,或把某一天减掉,例如有时有两个初五而没有初六等,即所谓“重日”和“缺日”。藏历用五行和十二生肖纪年,如火鸡年、土狗年。
读音: zàng lì nián  
基本释义:藏历正月初一,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。 其间举行赛马、射箭、赛牦牛、跳锅庄舞、演藏戏等娱乐活动。
读音: xī zàng yù lán  
基本释义:西藏芋兰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西藏芋兰的块根,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,主治带下赤白症状。
读音: zàng lán  
基本释义:一种蓝中略带红的颜色。
读音: zàng líng  
基本释义:哺乳动物,体长约1.2米,尾短而尖,雄的有角,长而侧扁,很直。毛浅红棕色,厚而密,腹部白色,四肢浅灰白色。生活在青藏高原,常成群活动。通称藏羚羊。
读音: zàng líng yáng  
基本释义:藏羚羊(学名:Pantholops hodgsonii):体长135厘米,肩高80厘米,体重45-60千克,雌性略小。 头形宽长,吻部粗壮,鼻部宽阔略隆起。
读音: zàng yuán líng  
基本释义:哺乳动物,体长约1.1米,尾很短,雄的有角,向上向后弯曲,末端又向上,有横棱,毛灰褐色。生活在高原和荒漠、草原上。
读音: liù zàng  
基本释义:1.六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