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上供

[shàng gòng]  

上供 基本解释

[shànggòng]

1.用物品祭祖或敬神。

2.比喻为办成事情或求得关照而给有权势者送礼。

上供 详细解释

  1. 唐宋时所征赋税中解交朝廷的部分。

    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三》:“﹝宪宗﹞分天下之赋以为三,一曰上供,二曰送使(节度使),三曰留州。”《宋史·高宗纪三》:“绍兴元年春正月己亥朔……蠲两浙夏税、和买紬绢丝绵,减闽中上供银三分之一。”《西湖佳话·六桥才迹》:“东坡料明年民必然大飢,因又奏请朝廷,免上供米一半。”

  2. 旧时用物品祭祖或敬神。

   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九回:“此时人人都饱的要涨了,一样一样的菜拿上来,只摆一摆,便撤了下去,就和上供的一般,谁还吃得下。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曾思懿:快穿好袍子马褂,给祖先上供去。”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·劳动的开端》:“窑主害怕工人不下窑,在洞口摆了个泥菩萨,挂上一块写着‘确保平安’的木牌,天天烧香上供,迷糊工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