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馆阁

[guǎn gé]  

馆阁 基本解释

[guǎngé]

1.指房屋建筑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大统寺》:“馆阁崇宽,屋宇佳丽。”

2.北宋有昭文馆、史馆、集贤院三馆和秘阁、龙图阁等阁,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,通称“馆阁”。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,故翰林院亦称“馆阁”。清代沿之。宋叶梦得《石林燕语》卷二:“端拱中,始分三馆,书万餘卷,别为祕阁,命李至兼祕书监,宋泌兼直阁,杜镐兼校理,三馆与祕阁始合为一,故谓之‘馆阁’。”明徐渭《代云南策问》之三:“苟在德学高等,可备凝丞,则另为一科,以储馆阁之养。”清查慎行《陈乾斋乞假省亲》诗:“馆阁清才传子弟,蓬壶归路著神仙。”

3.指典雅庄重。清钮琇《觚賸续编·醉隐记》:“﹝区大相﹞居词垣十五年,所著多馆阁之作。”参见“馆阁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