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浮荡

[fú dàng]  

浮荡 基本解释

[fúdàng]

1.飘荡:歌声在空中~。小船在湖中~。

2.轻浮放荡:生性~。

浮荡 详细解释

  1. 飘荡。

    郁达夫《沉沦》:“几艘空船和几只舢板,轻轻的在系着的地方游荡。”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三:“再加上四围的黑暗,使他觉得像在一团黑气里浮荡。”杨朔《大旗》:“风从东南吹来,漫野浮荡着青草的气味,还夹杂着肥料气息。”

  2. 指行为轻浮放荡。

    《宋书·刘康祖传》:“康祖便弓马,膂力絶人,在閭里不治士业,以浮荡蒲酒为事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红玉》:“如此落寞,尚不刻苦,乃学浮荡耶?”叶紫《星》:“﹝他趁这时候……﹞学会了和一切浮荡的、守空房的妇人勾勾搭搭。”

  3. 指思想作风虚浮不实。

    《陈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魏晋浮荡,儒教沦歇。”宋王安石《自澧浦东游》诗:“经术震浮荡,国风扫齐梁。”

  4. 浮夸,不踏实。

    清周亮工《书影》卷六:“尽去自宋以来开闔首尾经纬错综之法,而别为一种臃肿窘澁浮荡之文。”

浮荡 近反义词

浮荡 详细释义

浮荡拼音:fúdàng注音:ㄈㄨˊㄉㄤˋ[1]解释1.飘荡。2.指行为轻浮放荡。3.指思想作风虚浮不实。4.浮夸,不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