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皂白

[zào bái]  

皂白 基本解释

[zàobái]

黑白。比喻是非:不分青红~。

皂白 详细解释

  1. 亦作“皁白”。黑与白。多比喻非与是。

    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“匪不能言,胡思畏忌”汉郑玄笺:“贤者见此事之是非,非不能分别皁白,言之於王也。”晋袁宏《后汉纪·桓帝纪上》:“膺谓覲曰:孟軻以为人无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弟於是何太无皂白邪!”唐杨炯《从弟去盈墓志铭》:“岂期数有迍否,天无皂白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新郑狱》:“公以无质实,叱去之。二人下,皆以官无皂白。”王西彦《人的世界·第五家邻居》:“﹝母子两人﹞一到了我对面的屋子,就不分皂白地把那位外省的年轻女子毒打了一顿。”

  2. 佛教称僧徒和俗人。僧徒衣黑,俗人衣白,故称。也称缁素。

皂白 详细释义

皂白,拼音zàobái,指黑色和白色引喻为正确与谬误,出处是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