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出首

[chū shǒu]  

出首 基本解释

[chūshǒu]

1.检举、告发别人的犯罪行为。

2.自首。

出首 详细解释

  1. 自首。

    《晋书·华轶传》:“寻而軼败,悝藏匿軼二子及妻,崎嶇经年。既而遇赦,悝携之出首。”宋岳飞《申府乞添差田明状》:“王太尉先与水战见阵,少却之后,有首领田明率众前来荆湖南北路安抚司出首。”元杨显之《酷寒亭》第四折:“我蹅门进去,姦夫走脱,小人将妻子杀了,今来出首。”梁斌《红旗谱》五二:“请你从中奔走一下吧,三天以内要他们自行出首,我负责释放他们。”

  2. 检举;告发。

    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姐姐休闹,比及你对夫人説呵,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银子并书都拿去了,望华阴县里来出首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五回:“从部里发出文书来,把卢信侯放了,反把那出首的人问了罪。”陶成章《龙华会章程》:“譬如我们兄弟中有坏了良心,出首会中秘密的事件,我们是一定要劈死他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