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隆崇

[lóng chóng]  

隆崇 基本解释

[lóngchóng]

1.高耸貌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济水》:“召公大贤,犹舍甘棠,区区小国,而臺观隆崇,骄盈於世。”

2.指高耸的山峰。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黔游日记二》:“从岭坞升降,五里,有一、二家在南陇下,为保定舖。从其侧西上岭,渐陟隆崇。”

3.尊崇,优厚。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陛下宜加隆崇之恩,极养贤之礼,徵反京师,以慰天下。”

4.推崇;器重。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琼(黄琼)久处议郎,已且十年,众人皆怪始隆崇,今更滞也。”李贤注:“隆,高也。崇,重也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费诗传》:“今汉王以一时之功,隆崇於汉升,然意之轻重,寧当与君侯齐乎!”宋曾巩《开府仪同三司制》:“所以隆崇大臣,古今之通判也。”

5.兴盛。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“安固者,高柔也”刘孝标注引晋孔统《柔集叙》:“柔家道隆崇。”明袁宏道《与龚惟长先生书》:“尊家道隆崇,百无一闕,岁月如花,乐何可言。”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韩非子的批判》:“教化是随时运而进展的,礼乐行政以周代为隆崇。”

6.崇高,高超。清谭嗣同《报贝元徵书》:“以谓足下资性卓絶,造德隆崇,出之渊渊,等辈咸伏。”

7.重大。郭沫若《苏联纪行·六月二十二日》:“本领未免太低,责任又过于隆崇,赤手空拳,有谁能鼓舞我的馀勇?”

隆崇 详细解释

  1. 高耸貌。

    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济水》:“召公大贤,犹舍甘棠,区区小国,而臺观隆崇,骄盈於世。”

  2. 指高耸的山峰。

    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黔游日记二》:“从岭坞升降,五里,有一、二家在南陇下,为保定舖。从其侧西上岭,渐陟隆崇。”

  3. 尊崇,优厚。

    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陛下宜加隆崇之恩,极养贤之礼,徵反京师,以慰天下。”

  4. 推崇;器重。

    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琼(黄琼)久处议郎,已且十年,众人皆怪始隆崇,今更滞也。”李贤注:“隆,高也。崇,重也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费诗传》:“今汉王以一时之功,隆崇於汉升,然意之轻重,寧当与君侯齐乎!”宋曾巩《开府仪同三司制》:“所以隆崇大臣,古今之通判也。”

  5. 兴盛。

    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“安固者,高柔也”刘孝标注引晋孔统《柔集叙》:“柔家道隆崇。”明袁宏道《与龚惟长先生书》:“尊家道隆崇,百无一闕,岁月如花,乐何可言。”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韩非子的批判》:“教化是随时运而进展的,礼乐行政以周代为隆崇。”

  6. 崇高,高超。

    清谭嗣同《报贝元徵书》:“以谓足下资性卓絶,造德隆崇,出之渊渊,等辈咸伏。”

  7. 重大。

    郭沫若《苏联纪行·六月二十二日》:“本领未免太低,责任又过于隆崇,赤手空拳,有谁能鼓舞我的馀勇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