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叉手

[chā shǒu]  

叉手 基本解释

[chāshǒu]

一种礼节。两手交叉齐胸,俯首到手,犹如后世之作揖。又作抄手。

叉手 详细解释

  1. 两手在胸前相交,表示恭敬。

    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游説之士挟强秦以为资,卖其国以收利,叉手服从,曾不能制。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岂有知其无成,而但萎腇咋舌,叉手从族乎?”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则见他叉手忙将礼数迎,我这里万福先生!”《水浒传》第四四回:“那大汉叉手道:‘感蒙二位大哥解救了小人之祸。’”

  2. 抄手。两手交笼于袖内。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赵俨传》“徵为驃骑将军,迁司空”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儼叉手上车,发到霸上,忘持其常所服药。”宋苏轼《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复次韵答之》:“文如翻水成,赋作叉手速。”元杨弘道《幽怀久不写一首赠彦深》诗:“抠衣无几何,叉手一韵成。”

  3. 佛教的一种敬礼方式。两掌对合于胸前。

    唐王维《能禅师碑》:“思布髮以奉迎,愿叉手而作礼。”宋陈师道《寄滕县李奉议》诗:“曲躬叉手前致言,畜眼未见耳不闻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五九回:“行者叉手向前,笑道:‘嫂嫂切莫多言。’”

  4. 张开两手成叉形。

    《红楼梦》第二一回:“黛玉赶到门前,被寳玉叉手在门框上拦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