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杂种

[zá zhǒng]  

杂种 基本解释

[zázhǒng]

1.两种不同种、属的动物或植物杂交而生成的新品种。具有两亲种的特征。

2.骂人的话。

杂种 详细解释

  1. 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。

    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“滇零等自称‘天子’於北地,招集武都、参狼、上郡、西河诸杂种,众遂大盛。”唐杜甫《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》之二:“社稷苍生计必安,蛮夷杂种错相干。”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牝贼》:“世扰羶风,家传杂种。”

  2. 詈词。

    清赵翼《陔馀丛考·杂种畜生王八》:“俗駡人曰杂种,曰畜生,曰王八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瞎充管家!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蹺起一隻腿,比你的头还高些。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?别説你们这一把子的杂种们!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四章:“当然啦,碰上他就不会轻饶他杂种!”

  3. 指杂粮。

    《隋书·食货志》:“又北境诸州,异於餘处,云、夏、长、灵、盐、兰、丰、鄯、凉、甘、瓜等州,所有义仓杂种,并纳本州。若人有旱俭少粮,先给杂种及远年粟。”

  4. 比喻混杂而成的。

    鲁迅《书信集·致章廷谦》:“一切伎俩,都已用出,不过是政客和商人的杂种法术,将‘口号’‘标语’之类,贴上了杂志而已。”

杂种 近反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