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盘头

[pán tóu]  

盘头 基本解释

[pántóu]

1.妇女发式,把头发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。

2.裹在头上的装束用品(多见于早期白话)

3.盘问,盘查。

盘头 详细解释

  1. 盘问;查问。

    《南史·王莹传》:“实从兄来郡,就求告。实与铜钱五十万,不听於郡及道散用。从兄密於郡市货,还都求利。及去郡数十里,实乃知,命追之。呼从兄上岸盘头,令卒与杖,搏颊乞原,劣得免。”

  2. 盘卷头发而成的发髻。

    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回:“﹝杨太医﹞看着旁边侍候的一个盘头丫头説道:‘你寻本书来,待我看一看脉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不化你东,不化你西,只化你盘头大闺女。”

  3. 包头。

    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都执杖叉棍棒,尽使手巾盘头,一齐打入僧堂来。”

  4. 指顶端卷曲。

    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头带斜角方巾,手持盘头拄拐。”

  5. 织机上的织轴,盘绕经线成卷状,俗称“盘头”。

    陆文夫《荣誉》:“这个盘头是上一个星期上机的,就是说她第三季度已经出了两疋次布。”

盘头 详细释义

盘头,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南史·王莹传》,解释为盘问;查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