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行赇

[xíng qiú]  

行赇 基本解释

[xíngqiú]

犹行贿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元光三年,天子封灌婴孙贤为临汝侯,续灌氏后八岁,坐行賕有罪,国除。”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橈,事曲则諂意以行賕。不橈故无恩於吏,行賕故见私於法。”清毛祥麟《对山馀墨·某公子》:“未几,总宪坐行賕免,田园皆籍没,愧愤而死。”参见“行贿”。

行赇 详细解释

  1. 犹行贿。

    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元光三年,天子封灌婴孙贤为临汝侯,续灌氏后八岁,坐行賕有罪,国除。”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橈,事曲则諂意以行賕。不橈故无恩於吏,行賕故见私於法。”清毛祥麟《对山馀墨·某公子》:“未几,总宪坐行賕免,田园皆籍没,愧愤而死。”参见“行贿”。

行赇 详细释义

xíngqiúㄒㄧㄥˊㄑㄧㄡˊ行赇(行赇)犹行贿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元光三年,天子封灌婴孙贤为临汝侯,续灌氏后八岁,坐行赇有罪,国除。”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桡,事曲则谄意以行赇。不桡故无恩於吏,行赇故见私於法。”清毛祥麟《对山馀墨·某公子》:“未几,总宪坐行赇免,田园皆籍没,愧愤而死。”参见“行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