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中时

[zhōng shí]  

中时 基本解释

[zhōngshí]

1.午时。

2.不好也不坏的时机。

3.古代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时配木、火、金、水四行,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,名为“中央时”,简称“中时”。后因以泛指夏末。

中时 详细解释

  1. 午时。

    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上·李南》:“明日中时应有吉问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仙药》:“﹝肉芝﹞五月五日中时取之,阴乾百日。”《陈书·儒林传·沉洙》:“若其日有长短,分在中时前后。”

  2. 不好也不坏的时机。

    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大豆》:“春大豆次植穀之后,二月中旬为上时(一亩用子八升),三月上旬为中时(用子一斗),四月上旬为下时(用子一斗二升)。”

  3. 古代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时配木、火、金、水四行,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,名为“中央时”,简称“中时”。后因以泛指夏末。

    唐贾岛《送僧》诗:“中时山果熟,后夏竹阴繁。”参阅清王夫之《礼记章句·月令·季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