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前鱼

[qián yú]  

前鱼 基本解释

[qiányú]

1.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。龙阳君得十餘鱼而涕下。王曰:‘有所不安乎?如是何不相告也?’……对曰:‘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。后得又益大。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。今以臣之兇恶,而得为王拂枕席。今臣爵至人君,走人於庭,辟人於途,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於王也,必蹇裳而趋王,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,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出乎?’”后因以“前鱼”喻失宠而被遗弃的人。南朝齐陆厥《中山王孺子妾歌》:“子瑕矫后驾,安陵泣前鱼。”唐郑锡《玉阶怨》诗:“前鱼不解泣,共輦岂关羞。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小星》:“怕湘云渐阑,前鱼堪怨,初心还变。”

2.比喻陈旧的事物。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第九章:“斯密氏之学説,披靡西土者已百餘年,今且为前鱼矣。”

前鱼 详细解释

  1. 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。

    龙阳君得十餘鱼而涕下。王曰:‘有所不安乎?如是何不相告也?’……对曰:‘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。后得又益大。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。今以臣之兇恶,而得为王拂枕席。今臣爵至人君,走人於庭,辟人於途,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於王也,必蹇裳而趋王,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,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出乎?’”后因以“前鱼”喻失宠而被遗弃的人。南朝齐陆厥《中山王孺子妾歌》:“子瑕矫后驾,安陵泣前鱼。”唐郑锡《玉阶怨》诗:“前鱼不解泣,共輦岂关羞。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小星》:“怕湘云渐阑,前鱼堪怨,初心还变。”

  2. 比喻陈旧的事物。

    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第九章:“斯密氏之学説,披靡西土者已百餘年,今且为前鱼矣。”

前鱼 详细释义

前鱼,典故名,典出《战国策》卷二十五《魏策四》。龙阳君从钓得大鱼而要抛弃小鱼,联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亦有可能象自己要抛弃小鱼那样为魏王所遗弃。因而流泪。后遂用“前鱼”比喻被遗弃、被淘汰的人或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