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捧檄

[pěng xí]  

捧檄 基本解释

[pěngxí]

东汉人毛义有孝名。张奉去拜访他,刚好府檄至,要毛义去任守令,毛义拿到檄,表现出高兴的样子,张奉因此看不起他。后来毛义母死,毛义终于不再出去做官,张奉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,感叹自己知他不深。见《后汉书·刘平等传序》。后以“捧檄”为为母出仕的典故。唐骆宾王《渡瓜步江》诗:“捧檄辞幽径,鸣桹下贵洲。”南唐伍乔《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》诗:“束书西上謁明主,捧檄南归慰老亲。”明徐渭《谢督府胡公启》:“徒知母在而喜,顽然捧檄之情;务拟身教所先,遵以齐眉之敬。”清冯桂芬《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》:“毛义捧檄色喜,固以家贫亲老。”

捧檄 详细解释

  1. 东汉人毛义有孝名。

    张奉去拜访他,刚好府檄至,要毛义去任守令,毛义拿到檄,表现出高兴的样子,张奉因此看不起他。后来毛义母死,毛义终于不再出去做官,张奉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,感叹自己知他不深。见《后汉书·刘平等传序》。后以“捧檄”为为母出仕的典故。唐骆宾王《渡瓜步江》诗:“捧檄辞幽径,鸣桹下贵洲。”南唐伍乔《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》诗:“束书西上謁明主,捧檄南归慰老亲。”明徐渭《谢督府胡公启》:“徒知母在而喜,顽然捧檄之情;务拟身教所先,遵以齐眉之敬。”清冯桂芬《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》:“毛义捧檄色喜,固以家贫亲老。”

捧檄 详细释义

捧檄:pěnɡxí1.东汉人毛义有孝名。张奉去拜访他,刚好府檄至,要毛义去任守令,毛义拿到檄,表现出高兴的样子,张奉因此看不起他。后来毛义母死,毛义终于不再出去做官,张奉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,感叹自己知他不深。见《后汉书.刘平等传序》。后以"捧檄"为为母出仕的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