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磔禳

[zhé ráng]  

磔禳 基本解释

[zhéráng]

亦作“磔攘”。谓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。《吕氏春秋·季春》:“国人儺,九门磔禳,以毕春气。”高诱注:“命国人儺,索宫中区隅幽闇之处,击鼓大呼,驱逐不祥,如今之正岁逐除是也。九门,三方九门也。嫌非王气所在,故磔犬羊以禳木气尽之,故曰以毕春气也。”宋苏轼《贺正启》:“伏以苇桃在户,磔禳以饯餘寒。”清龚自珍《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》:“方下车而矢磔攘兮,三岁挞而垂效。”

磔禳 详细解释

  1. 亦作“磔攘”。谓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。

    《吕氏春秋·季春》:“国人儺,九门磔禳,以毕春气。”高诱注:“命国人儺,索宫中区隅幽闇之处,击鼓大呼,驱逐不祥,如今之正岁逐除是也。九门,三方九门也。嫌非王气所在,故磔犬羊以禳木气尽之,故曰以毕春气也。”宋苏轼《贺正启》:“伏以苇桃在户,磔禳以饯餘寒。”清龚自珍《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》:“方下车而矢磔攘兮,三岁挞而垂效。”

磔禳 详细释义

磔禳是汉语词语,亦作“磔攘”,谓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,出自《吕氏春秋·季春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