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烟萝

[yān luó]  

烟萝 基本解释

[yānluó]

1.亦作“烟萝”。草树茂密,烟聚萝缠,谓之“烟萝”。

2.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。

烟萝 详细解释

  1. 亦作“烟萝”。草树茂密,烟聚萝缠,谓之“烟萝”。

    唐李端《寄庐山真上人》诗:“更説谢公南座好,烟萝到地几重阴。”南唐李煜《破阵子》词:“凤阁龙楼连霄汉,玉树璚枝作烟萝,几曾识干戈!”明陈所闻《驻马听·泛西湖》曲:“指点着六桥柳浪,三竺云峦,石屋烟萝。”清周準《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》诗:“俯身入烟萝,欲诣仙人宅。”

  2. 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。

    唐裴铏《传奇·文箫》:“一斑与两斑,引入越王山。世数今逃尽,烟萝得再还。”周楞伽辑注:“烟萝,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。”宋苏舜钦《离京后作》诗:“脱身离网罟,含笑入烟萝。”明屠隆《綵毫记·别妻走京》:“何意入利名韁锁,惆悵别烟萝。”康有为《和临桂周黻卿翰林<有感>》:“只愁好春色,无处着烟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