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流注

[liú zhù]  

流注 基本解释

[liúzhù]

1.流入;贯注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漾水》:“漾水出崑崙西北隅,而南流注于丑涂之水。”唐吕岩《忆江南》词:“丹田流注气交通,耆老反婴童。”梁启超《<变法通议>自序》:“紫血红血,流注体内,呼炭吸养,刻刻相续,一日千变,而成生人。”艾青《双尖山》诗:“鸟儿唱着,唱着,唱着,歌声里流注着热情。”

2.中医外科病名。为多发性深部脓疡。以其流窜无定,随处可生,故名。由于邪毒稽留在肌肉筋骨里面,以致血气不能正常流行而发生。初起漫肿疼痛、无头,皮色不变,日久皮肤透红一点,成脓熟则溃,易敛,但往往一处未愈,他处又起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流注》:“流注原有证数般,湿痰瘀风汗后寒,发无定处连肿漫,溃近骨节治难痊,此证本由脾胃弱,留结肌肉骨筋间。”叶圣陶《火灾·悲哀的重载》:“大的是前年亡故的,颈间生了‘流注’,竟医不好了。”

流注 详细解释

  1. 流入;贯注。

    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漾水》:“漾水出崑崙西北隅,而南流注于丑涂之水。”唐吕岩《忆江南》词:“丹田流注气交通,耆老反婴童。”梁启超《<变法通议>自序》:“紫血红血,流注体内,呼炭吸养,刻刻相续,一日千变,而成生人。”艾青《双尖山》诗:“鸟儿唱着,唱着,唱着,歌声里流注着热情。”

  2. 中医外科病名。为多发性深部脓疡。以其流窜无定,随处可生,故名。由于邪毒稽留在肌肉筋骨里面,以致血气不能正常流行而发生。初起漫肿疼痛、无头,皮色不变,日久皮肤透红一点,成脓熟则溃,易敛,但往往一处未愈,他处又起。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流注》:“流注原有证数般,湿痰瘀风汗后寒,发无定处连肿漫,溃近骨节治难痊,此证本由脾胃弱,留结肌肉骨筋间。”叶圣陶《火灾·悲哀的重载》:“大的是前年亡故的,颈间生了‘流注’,竟医不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