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子陵台

[zǐ líng tái]  

子陵台 基本解释

[zǐlíngtái]

东汉严子陵隐居钓鱼处。在浙江桐庐县南富春山腰间,有东西两台,各高百余米。东称严子陵钓台,西是宋末谢翱哭文天祥处。

子陵台 详细解释

  1. 东汉严子陵隐居钓鱼处。在浙江桐庐县南富春山腰间,有东西两台,各高百余米。东称严子陵钓台,西是宋末谢翱哭文天祥处。

    南朝梁顾野王《舆地志》:“桐庐县南,有严子陵渔钓处。今山边有石,上平,可坐十人,临水,名为严陵钓坛也。”唐谭用之《寄王侍御》诗:“鸟尽弓藏良可哀,谁知归钓子陵臺。”宋王自中《酹江月·题钓台》词:“扁舟夜泛,向子陵臺下,偃帆收櫓,水阔风摇舟不定。”参见“富春山”。

子陵台 详细释义

子陵台,东汉严子陵隐居钓鱼处。在浙江桐庐县南富春山腰间,有东西两台,各高百余米。东称严子陵钓台,西是宋末谢翱哭文天祥处。唐谭用之《寄王侍御》诗:“鸟尽弓藏良可哀,谁知归钓子陵台。第二释义:宋代诗人柴望的作品之一。曾与刘郎共起居,如何不肯受除书。最怜人笑先生错,正好为官却钓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