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行径

[xíng jìng]  

行径 基本解释

[xíngjìng]

行为;举动(多指坏的):无耻~。

行径 详细解释

  1. 亦作“行逕”。通行的小路。

    三国魏曹植《送应氏》诗之一:“侧足无行逕,荒畴不復田。”唐韩愈《山石》诗:“山石犖确行径微,黄昏到寺蝙蝠飞。”清刘大櫆《游黄山》诗:“壁下即溪流,峻絶无行径。”

  2. 亦作“行逕”。行为;举动。

    元睢玄明《耍孩儿·咏鼓》套曲:“乐官行径咱参破,全仗着声名过活。”明沉德符《野获编·山人·山人歌》:“张以母老,至庚辰科即絶意公车。足跡不入公府,与王行逕迥别,故有此歌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平日行径如此,所以唐仲友也与他相好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三·范吕二公》:“予与介儒生平行径臭味无一不同。”

行径 近反义词

行径 详细释义

行径,亦作“行迳”,指通行的小路;行为,举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