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戒石

[jiè shí]  

戒石 基本解释

[jièshí]

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。

戒石 详细解释

  1. 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。

    宋梅尧臣《矮石榴树子赋》:“有矮石榴,高倍尺,中讼庭,丽戒石。”明田艺蘅《留青日札·戒石》:“我朝立石于府州县甬道中,作亭覆之,名曰戒石。鎸二大字于其前,其阴刻‘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’十六字。”清孙枝蔚《徐州独无戒石不知废自何时》诗:“州县立戒石,其来盖已久。”清朱象贤《闻见偶录》:“今凡府、州、县衙署,於大堂之前正中俱立一石,南向刻‘公生明’三字,北向刻‘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’十六字。官每升堂,即对此石也。予考旧典,此名戒石。所刻之十六字,乃宋太宗赐郡国以戒官吏,立石堂前,欲令时时在目,不敢忽忘之意。先是后蜀孟昶譔戒官僚二十四句,至宋太宗表出四句,元明以至国朝,未有更易。”

戒石 详细释义

杨延寿(1928~)侨领。共和镇大凹村人。生于广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