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棱棱

[léng léng]  

棱棱 基本解释

[léngléng]

1.形容严寒。

2.威严的样子。

3.形容瘦削。

棱棱 详细解释

  1. 寒冷貌。

    南朝宋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棱棱霜气,蔌蔌风威。”梁启超《雷庵行》:“东方风云日渐恶,棱棱秋气满林壑。”

  2. 形容人消瘦骨立。

   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他的长袍已经没有了,上身只是一件藏青破棉袄,领扣敞着,露出棱棱几根颈骨。”丁玲《粮秣主任》:“我望着这瘦骨棱棱的老汉,他不多说话,静静的望着我,嘴角上似乎挂着一点似笑非笑的神气。”

  3. 形容山石突兀、重迭。

    陈三立《江上》诗之二:“棱棱千峯电掷眼,还我匡庐心所亲。”鲁迅《故事新编·补天》:“大波不过高如从前的山,像是陆地的处所便露出棱棱的石骨。”刘白羽《樱花》:“这烈火就在这碧海、这大地、这棱棱山谷、这漠漠森林。”

  4. 威严方正貌。

    明郭登《送岳季方还京》诗:“君归復喜登臺阁,风裁棱棱尚如昨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狄刘祠》:“新安程敏政有謁新祠诗:‘……权奸扰扰悲桑海,风节棱棱重斗山。’”

  5. 失神发呆的样子。

   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十回:“继之棱棱的道:‘你説还有可笑的,却説了半天麻疯的掌故,没有可笑的啊。’”

  6. 严寒貌。

    《文选·鲍照<芜城赋>》:“稜稜霜气,蔌蔌风威。”李善注:“稜稜霜气,严冬之貌。”唐王昌龄《大梁途中作》诗:“郊原欲下雪,天地稜稜寒。”金元好问《孤剑咏》:“清霜稜稜风入骨,残月耿耿灯映壁。”

  7. 威严貌。

   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孙兴公见林公,稜稜露其爽。”唐李白《天马歌》:“逸气稜稜凌九区,白璧如山谁敢沽?”《新唐书·崔从传》:“从为人严伟,立朝稜稜有风望,不喜交权利,忠厚而让。”清许汝霖《送张侍御归里》诗:“孤忠原不问升沉,正气稜稜自古今。”

  8. 形容消瘦骨立。

    南唐李建勋《赠送致仕郎中》诗:“鹤立瘦稜稜,髭长白似银。”宋范成大《病中夜坐》诗:“薄薄寒相中,稜稜瘦不禁。”宋辛弃疾《最高楼·客有败棋者代赋梅》词:“瘦稜稜地天然白,冷清清地许多香。”明无名氏《赠书记·秘书赠合》:“只是可怜他病中鸡骨稜稜瘦。”

  9. 形容高耸突起。

    唐韩偓《南亭》诗:“松瘦石稜稜,山光溪淀淀。”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三》:“坡南下处,石渐稜稜露奇。”清许承钦《吕梁洪》诗:“怪石稜稜河腹怒,别风颯颯山容昏。”清黄景仁《古柏行》:“寓斋数椽留十日,如此稜稜一株柏。”

棱棱 详细释义

棱棱léngléng[extremelycold]∶形容严寒棱棱霜气[forbiddinginmanner]∶威严的样子目光棱棱[thin]∶形容瘦削瘦骨棱棱的老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