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朗然

[lǎng rán]  

朗然 基本解释

[lǎngrán]

1.清澈明亮的样子。

2.形容声音响亮。

朗然 详细解释

  1. 光明貌。

    《初学记》卷十九引《卫玠别传》:“昨与吾外甥并坐,烱然若明珠之在我侧,朗然来映人。”《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月盛之时,虽有重云蔽之,不见月体,而夕犹朗然,是月光犹从云中而照外也。”

  2. 清澈貌;明白貌。

    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:“士不偏不党,柔而坚,虚而实,其状朖然不儇,若失其一。”陈奇猷校释:“朖为朗本字,见《説文》……谓中心清澈而无巧慧,即中心虚静而无巧诈之意。”《南史·陆慧晓传》:“慧晓心如照镜,遇形触物,无不朗然。”元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我一闻其言,心下朗然省悟。”沈从文《边城》十:“地位非常之好,从窗口望出去,河中一切朗然在望。”

  3. 疏朗貌。

    俞樾《茶香室丛钞·东坡像》引清毛奇龄《西河杂笺》:“鼻垂圜根细,而鬚朗然。”

  4. 形容声音响亮。

    《说郛》卷三十引元无名氏《隽永灵》:“诸神皆赋一韵,且各删润雕改商确,又久之遂毕,朗然诵之。”清史震林《西青散记》卷一:“梦覘咏仙女诗,声朗然出风雨外。”许杰《赌徒吉顺》下:“两面夹住的高墙的回音,格外朗然。”

朗然 详细释义

朗然,汉语词语,拼音:lǎngrán,释义:1、光明的样子。2、形容清澈明亮的样子。3、疏朗的样子。4、形容声音响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