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忽剌

[hū là]  

忽剌 基本解释

[hūlà]

1.亦作“忽拉”、“忽啦”。象声词。

2.用作词尾,无义。

忽剌 详细解释

  1. 亦作“忽拉”、“忽啦”。象声词。

    《全元散曲·醉花阴·怨恨》:“黑漫漫相思海,忽剌的更渰。”明王九思《曲江春》第二折:“霎时间连真草,忽剌的雨飞云落。”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七章:“大伙儿忽拉一下都挤进了周家大院,替玉宝讲理。”左世才《战场上的辩论》:“后面的猛然一惊,忽啦散开了。”

  2. 用作词尾,无义。

    元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三折:“住的是灰不答的茅团,舖的是乾忽剌的苇蓆。”

忽剌 详细释义

shànqìㄕㄢˋㄑㄧˋ缮葺(缮葺) 亦作“缮缉”。谓修理房屋、墙垣等。《旧唐书·良吏传下·姜师度》:“六年,以蒲州为河中府,拜师度为河中尹,令其缮缉府寺。”《宋史·李寿朋传》:“寿朋以席为屋,督吏寀缮葺,未数月,复其旧。”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谭九》:“往岁零雨,屋舍倾圮,佐领无力缮葺,老朽无容身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