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家讳

[jiā huì]  

家讳 基本解释

[jiāhuì]

旧谓父祖的名讳。与“国讳”相对,也叫“私讳”。

家讳 详细解释

  1. 旧谓父祖的名讳。与“国讳”相对,也叫“私讳”。

    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君所无私讳”汉郑玄注:“谓臣言於君前,不辟家讳,尊无二。”《旧唐书·懿宗纪》:“洙奏状称:‘蒙恩除授滑州刺史,官号内一字与臣家讳音同,虽文字有殊,而声韵难别,请改授閒官者。’”宋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:“韩皋为京兆尹,时久旱祈雨,县官读祝文,专心记公家讳,及称官衔毕,误呼先相之名。”清何琇《樵香小记》卷上:“《兰亭序》‘后之揽者’句,‘揽’当为‘览’,或云通用,或云误笔,其实乃自避家讳,故加‘扌’旁。右军,王览之后也。”

家讳 详细释义

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。与“国讳”相对,也叫“私讳”。凡父祖名某某,都必须在言行、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。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,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、伦理观念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