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对言

[duì yán]  

对言 基本解释

[duìyán]

1.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。

2.指将两种不同的概念对举称说。

对言 详细解释

  1. 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。

    清王念孙《读书杂志·史记六》“糲粱”:“《列子·力命》篇:‘北宫子谓西门子曰:朕衣则裋褐,食则粢糲;子衣则文锦,食则粱肉。’以粢糲与粱肉对言。”清俞樾《古书疑义举例·古书连及之词例》:“《周礼·宰夫职》:‘二曰师,掌官成以治凡;三曰司,掌官法以治目。’郑注曰:‘治凡,若月计也;治目,若今日计也。’然则凡之与目,事有巨细,故以对言。”

  2. 指将两种不同的概念对举称说。

    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二篇序说:“就是考妣对言也是东周以后的用语,古人以祖妣为对,以考母为对。”参见“对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