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禁断

[jìn duàn]  

禁断 基本解释

[jìnduàn]

1.禁止,使不再发生;禁绝。

2.谓阻隔(交通)。

禁断 详细解释

  1. 禁止,使不再发生;禁绝。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禁断淫祀,姦宄逃窜,郡界肃然。”《北史·魏纪三·高祖孝文帝》:“又诸巫覡假称神鬼,妄説吉凶,及委巷诸非坟典所载者,严加禁断。”《南史·陈纪上·世祖文皇帝》:“詔非兵器及国容所须,金银珠玉衣服杂玩,悉皆禁断。”

  2. 谓阻隔(交通)。

    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霸传》:“顷之,和霸不穆之声闻於权耳,权禁断往来,假以精学。”《宋书·百官志上》:“汉制,公卿御史中丞以下,遇尚书令、僕、丞、郎,皆辟车豫相回避,臺官过,乃得去。今尚书官上朝及下,禁断行人,犹其制也。”宋欧阳修《玉楼春》词:“翠屏魂梦莫相寻,禁断六街清夜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