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坐化

[zuò huà]  

坐化 基本解释

[zuòhuà]

佛教指和尚盘膝端坐死去。

坐化 详细解释

  1. 佛教徒端坐安然而死,谓之“坐化”。

    南朝梁慧皎《高僧传·义解·慧次》:“永明八年,讲《百论》。至《破尘品》,忽然坐化,春秋五十七矣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菩萨蛮》:“可常坐化了,正欲下火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四八回:“生死者人之常事,就像那草木春荣秋落一般。成仙的尸解,成佛的坐化,总是一死。”赵熙《长城魂》五:“只有几天,她显然衰老了,仿佛成了一个哑女,仿佛是一个病妇,一个坐化在这泥屋里的信女。”

坐化 详细释义

坐化是佛教用语,谓修行有素的人,端坐安然而命终。但非普通信众,通常指正式修行在寺院(庙)的宗职者。普通信众依然为庶人。死,在古汉语里也是有等级的,不同职级有不同称谓,如大夫死为“卒”,天子死为“崩“,“驾崩”是再后的叫法,有“皇驾崩塌”之意。《礼记》中讲,天子死叫“崩”,诸侯死叫”薨”,大夫死叫“卒”士死叫“不禄”,庶人死叫“死”。唐代礼制规定“凡丧,二品以上称毙,五品以上称卒,后六品于庶人称死。